天然氣管道、注水管道、成品油管道、油氣長輸管道、油氣集輸管道、海底管道缺陷應力集中和變形區(qū)域的識別,根據缺陷異常等級針對性地提出維修建議,預防管道穿孔、開裂等事故的發(fā)生,從而提高油氣管道的安全運行能力與完整性管理水平。
服務熱線:400-0010-962
PMT非接觸式磁應力檢測技術采用外檢測的方式,對管道磁場數據進行收集,并結合探坑基礎數據提取即可完成檢測,給出較為豐富的管道本體缺陷數據和評估結果。這是其它外檢測方法無法做到的,可以直接進行鐵磁性管材的成品油管道、油氣長輸管道、油氣集輸管道、注水管道、海底管道缺陷應力集中和變形區(qū)域的識別,根據缺陷異常等級針對性地提出維修建議,預防管道穿孔、開裂等事故的發(fā)生,從而提高油氣管道的安全運行能力與完整性管理水平。
埋設于地表附近的鐵磁性管道受地磁場磁化后,在相應位置處將會產生疊置于地磁場之上的、反映其應力狀態(tài)的附加磁場。
非接觸式磁應力檢測技術的技術核心則是掃描采集這種“附加磁場”。
由于在任意一點處地磁場的較大變化率(也即地磁場的梯度)與管道磁場的梯度相比顯得非常微弱,因此當采用梯度測量時,采集的數據所攜帶的主要是管道磁場的信息。
以PMT檢測技術為核心的綜合外檢測技術,是沿著埋地管道上方收集磁場數據、通過數據分析,獲得管道本體缺陷的類型和程度信息,其主要特點如下:
1、無需開挖即可檢出管道本體的缺陷(金屬損失、疑似裂紋等);
2、無需安裝收發(fā)球筒裝置,無需清管,無需介質推動,檢測過程安全,無憋壓卡球等風險;
3、對管道變徑、轉彎、距離長短均無要求;
4、對生產運營過程中上下游用戶不會造成影響;
5、能夠檢出埋地管道本體存在的真實應力水平;
6、可以作為智能漏磁檢測無法實施管段的有效補充手段;
7、綜合成本直觀,操作風險小。
非接觸式磁應力檢測技術(PMT)—利用金屬磁記憶效應來檢測部件應力集中部位的快速無損檢測方法。該技術能夠在不對構件表面進行清理的情況下對鐵磁性金屬構件內部的應力集中區(qū),即對微觀缺陷、早期失效和損傷等進行診斷,是無損檢測領域的一種新的檢測手段。
ISO 24497-1-2007《無損檢測-金屬磁記憶》
РД 102-008-2009《運用非接觸式磁檢測方法進行管道技術狀況診斷指南(俄羅斯聯(lián)邦礦工業(yè)委員會批準)》
目前國內外成功運用金屬磁記憶原理進行管道檢測的技術有應力集中磁檢測儀(3M、4M、5M)和無接觸式磁力計技術(MTM),我司應用的鋼質管道非接觸式磁應力檢測PMT技術在抗干擾能力提高、兼容電磁干擾、現(xiàn)場實時顯示、即時發(fā)現(xiàn)即時定位、符合國內管道特點。
1、管道金屬損失超出了正常的程度,一般包括:
● 制管缺陷(各方向焊縫、裂紋缺陷,疊層,卷邊,水銹)
● 機械缺陷(壓痕,褶皺,刻痕,指示標)
● 焊接缺陷(細孔,未焊透,邊位移,焊接區(qū)剩余熱應力)
● 局部腐蝕缺陷(腐蝕坑,線性腐蝕,應力腐蝕破裂)
2、在建設、運行及其它操作過程中,與管道的凹陷、山地滑坡、溫度和其它變形負載、彎曲應力等有關的整體應力變形增加區(qū)域。
(在線漏磁檢測不具備的功能)